close

P1000468.JPG  

布拉格地鐵站口的海報 ~ 卡夫卡(Franz Kafka)


卡夫卡曾經抱怨,布拉格的一切都是小而狹窄的。

這一點對於旅人來說倒是相當方便 ~

~ 布拉格是一座適合心之所至,悠閒地散步在其中的城市(因為走得太快的話會一不小心就把景點走完)

擁有七百年歷史的查理大橋橫跨伏爾塔瓦河(Vltava),兩端連繫著舊城區和布拉格城堡所在的城堡區

初次走在舊城廣場/布拉格廣場時,我感到十分困惑。。。

。。。布拉格廣場( ↓ )根本沒有許願池啊!? 方文山大哥,我到底是要去哪裡投下我的希望?!

P1000535.JPG 

P1000540.JPG 

查理大橋&伏爾塔瓦河

P1000752.JPG 

排隊的企鵝= =?

P1000486.JPG 

話說為什麼德文可以把伏爾塔瓦河(Vltava)叫成莫爾道河(Moldau)呢? 真是不可思議。。。

「伏爾塔瓦河」也是史麥塔納(Bedřich Smetana)的連篇交響詩《我的祖國》中最為著名的一段~

在布拉格當地教堂裡舉行的音樂會中經常能夠聽見(http://www.youtube.com/watch?v=bJJfEfP9JVk)

 


 

"那就像是命運一樣的東西,就像莫爾道河流到海裡去一樣。

 我一面望著屋簷的雨廉,一面想著那件事。命運。"       ~ 村上春樹《舞。舞。舞》



 

走在布拉格的街上,經常能夠在城市的一角發現關於卡夫卡的蹤跡

我讀不懂卡夫卡,《審判》翻開了三次才好不容易完整地讀過一遍,

而且要說有什麼想法的話也吐不出東西來(汗),心裡並沒有被敲中產生共鳴的感覺


雖然卡夫卡的一些作品被詮釋為天才般地諭示了日後猶太人所遭遇的慘況(例如《審判》就是)

但是對於一個在1914年8月2日的日記中記下的是 :「德國對俄國宣戰。—下午游泳。」的人,

實在很難想像他寫小說的目的是為了預言並且嘲諷未來的政治情況,

何況卡夫卡生前並沒有出版自己作品的打算,更遑論二戰是在他死後15年之後才爆發的


同樣出生於布拉格的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瑪(Ivan Klíma)相信,

卡夫卡寫作只是出於他內心深處需要坦露自己個人生活上所面臨的困境,例如與父親、與女人之間的問題

然而,由於卡夫卡懂得如何深刻且真實地表達完全屬於個人性的經驗,

因此他的故事和隱喻得以超越他原本寫作時的意圖,而喚起讀者普遍的共鳴

伊凡。克里瑪認為「卡夫卡的人格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誠實。」

他從卡夫卡的身上學習到 : 文學可以超越制度,同時依然可以回答制度在人們心中喚起的問題

正是因為如此,這位非政治性的作家所寫的非政治性的故事才會令共產黨感到害怕而遭到了禁止

如今,共產黨政權瓦解了,卡夫卡的文字卻留了下來

現在布拉格用整座城市來記得卡夫卡,就像荷蘭今天用整個國家來紀念梵谷一樣,真是了不起!

 

卡夫卡博物館

P1000759.JPG 

布拉格城堡......卡夫卡小說《城堡》中城堡的原型 

 P100057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W.Lee 的頭像
    K.W.Lee

    The München Follies

    K.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